2021-07-25 阅读数:1000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多名研究人员联合,通过对大刺鳅连续4年的养殖试验,发现大刺鳅雌雄性别比例严重偏离1:1,雌性比例较高且个体较小。研究人员从形态学、解剖学和性腺组织学水平首次证明了大刺鳅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出现间性个体。从染色体层面解析了大刺鳅基因组,对性染色体的起源及重组抑制进行了相关研究,构建了鱼类Y染色体完整图谱,提出了动物性染色体近着丝粒起源的假说,为性染色体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通过对大刺鳅不同性腺转录组分析,鉴定出的性别差异候选基因Dmrtb1/Dmrt6,特异性表达于精子细胞、精子、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中。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间性性腺中存在具有双向性别分化的潜力的细胞群。以上研究为促进鱼类繁殖生物学以及水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生物学Top期刊Genome Biology(IF:13.583)。https://doi.org/10.1186/s13059-021-02430-y和农林科学Top期刊Aquaculture(IF:4.242)。https://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1.737194,学院高宇副教授分别为论文的第二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和福建省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的资助。